先翻译一下图片的文字(来自真力官网)
1.前障板的不连续造成了声音的衍射
2.锐利的边角变成了发声源
3.圆润的边角与轻微弧度的前障板使得频响曲线非常平直,并且最大化的减小了衍射,这提供了极其优异的结像能力
所以,对于以上的图片和文字,个人推导了一些结论。
1.较为细长的前障板,边角发声源与喇叭声源距离比较近,这样对听感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2.较为宽大的前障板,边角发声源与喇叭声源距离比较远,在较近的距离聆听,两声源距离差不可忽视,对结像定位有不良影响。但是若听音室较大,聆听距离较远,两声源距离差可以忽略,同样对听感无不良影响。
3.如果人耳不是对着音箱的轴向,而是有一个角度差,比如很多人把音箱平行摆放。这样在听音乐时,喇叭声源,两个边角声源与人耳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会产生相位差。如果障板越大,听音距离越小,则声源距离差越大,延时越大,结像定位越差。
4.倒角或者圆润的边缘会大大减少衍射现象,锐利的边角消失则衍射发声源的声压大大降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不会产生因衍射形成单独声源,不会有明显的相位差。
综上所述,我总结了两个极端的例子
1.粗大的音箱,宽大的前障板,锐利的直角边缘,在较小的聆听空间,没有内拗角度。这种情况下,声像定位是最糟糕的,结像肥大,声场浑浊。不过可能是某些人所谓的“宽松大气”。
2.瘦长的音箱,细长的前障板,并且与圆润的边角平滑过渡,在较大的聆听空间,合理内拗使人耳对准声轴。这种情况下,声像定位是最优秀的,结像正常,该大的大,该小的小,声场透明,背景漆黑,乐器人声质感优秀,看得见摸得着。
注:以上所有推论都是基于其他条件类似的前提下,即默认音源素质、功放素质相同,都能较好的驱动音箱;房间声学处理合理(不是指大小);听的音乐都是录制优秀的作品。
QQ截图20150502204921.jpg
(22.24 KB, 下载次数: 16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21:14 上传
直角箱体衍射-轴向
QQ截图20150502204932.jpg
(21.74 KB, 下载次数: 17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21:39 上传
直角箱体衍射-离轴
QQ截图20150502220337.jpg
(28.22 KB, 下载次数: 16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21:57 上传
圆润箱体-几乎无衍射
QQ截图20150502220346.jpg
(26.53 KB, 下载次数: 16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2 21:57 上传
圆润箱体-边角轻微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