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发现,《如懿传》里,如懿身边那个不起眼的惢心,才是剧里最大的赢家。
她本是宝亲王府邸的砍柴女奴,身份低微,后被如懿看上,成为她的贴身侍女。
随着如懿在宫里的起起伏伏,惢心也跟着经历了荣辱得失。
宫里的妃嫔、阿哥、公主等主子们,一个个死的死,亡的亡,惢心和海兰却是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人,她虽然被人陷害,重伤了腿部,好在江宇彬对其不离不弃。
在如懿复宠之下,惢心风风光光地出嫁,和江宇彬喜结良缘,成为一府之主的江夫人。远离了后宫那些是是非非,过起了平常人的幸福日子。
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惢心也算经历了大起大落,实现底层小人物到富贵人家的阶层跨越。
这与她个人的眼光,以及机遇密不可分。
惢心身上有三个特点助了她一臂之力。
第一、不争不抢;第二、聪慧机敏;第三、善用资源。
第一、不争不抢
她这个特点与自己的主子如懿如出一辙,在波澜诡谲的后宫里,不争不抢成功让自己躲过了明里暗里的多少中伤。
和她一起侍奉如懿的阿箬就不同了,阿箬心直口快,争强好胜,给人感觉嚣张跋扈,明里暗里便和不少人结下了不少梁子。
甚至连内务府的太监都被她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得体无完肤,恶气是出了,可祸根却埋了下来。
但惢心不同,惢心为人善良。
他看到大阿哥挨饿,就偷偷给了他吃的东西,并表示:“娴妃娘娘疼爱大阿哥”,间接让受嬷嬷们虐待的大阿哥感受到了来自如懿宫里的好意,为后来大阿哥投靠如懿做了铺垫。
阿箬和惢心,一个耀武扬威,四处树敌;一个低调随和,争取支持。
所以,阿箬最后卖主求荣不得善终,而惢心却嫁给心爱的人。
这便是因果。
第二、聪慧机敏
惢心表面上看起来柔柔弱弱,毫无心机,实际上,她却心思缜密,懂得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有一出戏是这样的:如懿复宠后,内务府的人送皇上赏赐的同时连带着也送了几件好衣服给阿箬和惢心这两个贴身宫女。
却没想到阿箬转背就霸占了惢心的衣服。
如懿发现后,阿箬先解释这些衣服太艳,不适合惢心,这时候,惢心却说出了不同的理由:轻描淡写说冬天的衣服不好换洗,索性就给了阿箬姐姐。承认了阿箬霸占惢心衣服的事实。
不出意料,阿箬遭到了如懿的训斥,惢心巧借主子之手怼了阿箬,避免了发生正面冲突。
由此看来,惢心并无坏心,但并不意味着软弱和退让,她只是不喜欢与人正面冲突。
她的善良是有锋芒和底线的善良,她的回击,就像文人隽永的书法,看似柔和,却力透纸背。
第三、善用资源
如懿虽然聪明,却不喜欢宫斗,不屑宫斗,再加上少了家族的庇佑,因而在宫中时常被人算计。
但她能化险为夷,甚至从冷宫里走出来,最后成为娴贵妃和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离不开两个重要角色的帮助——太医江宇彬和大太监李玉。
而这两个重要的角色对如懿的支持,都离不开如懿身边的一个人:惢心。
江宇彬、李玉、惢心三人,从小就认识,有同乡之情;惢心正是利用这层关系拉拢了二人帮助自己和主子如懿。
江宇彬自不必说,他和惢心两情相悦,后来结为夫妻,互相帮助本是应该。
但惢心早期,面对李玉的示好,不予拒绝,比如李玉给了她绒花,她便接受了,这样看起来有些暧昧不清,可能也是希望利用男人之间的好感,为自己的主子如懿办事。
这样的惢心是“坏”吗?
我认为不是。
至少她没有做恶意的事情,只是善于在人来人往中择取有利于自己主子的人和物,为我所用;她也从没有落井下水,只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惢心这样的女人,好像一片夜来香,在夏夜里,泛着自己淡淡的幽香。
如懿,得一惢心足矣。
——————